栏目列表

2015第二学期张彦音评价案例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6-06-21

一次评价活动给予的思索

一年级音乐学科  张彦音

案例描述:

本次活动我选择的是一年级课本中第二单元亲又亲中的歌曲《大鹿》,首先,我用范唱的形式来演唱歌曲,让学生仔细听辨哪个哪一乐句需演唱时注意,让学生来说一说并跟唱,学生进行反复训练演唱该注意的乐句,以及处理乐句情感上的地方,在学生唱了几遍歌词后,准备进入律动表演环节,我给学生发放动物头饰和道具(小草、小树、小花等),要求是分别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让学生分组讨论之后到讲台进行表演。结果,除了个别有创意的扮演成树木和鲜花以外,只有演大鹿和小兔的同学有点像样。其他同学,要么你争我抢,在树林里贴花、种草、小草散落到处都是;要么在位子上坐着说话、做小动作等。好像整个表演和他们没有什么关系,课堂乱哄哄的,表演时间花了大约二十分钟,大多时间在同学的嬉笑中结束。之后学完歌曲要进行对于音的强弱的创编和活动课,课前为学生准备了筷子、瓶子、沙子、报纸、塑料袋等,并把他们堆放在教室中央。当学生看见教室中央的这些东西时忍不住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接下来的节奏练习,很多学生就无心参与。终于有一个学生举手提问“老师,这些东西堆放在教室里干什么呀?”我早已注意到学生们的好奇反映回答:“这节课,老师请你们想想办法,让这些东西发出声音来,而且看看谁的办法多。”这下,学生可兴奋了,还没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就忙碌了起来。声音是出来了,而且各式各样,但学生的心却静不下来,不管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就是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中。

我的思索:

其实类似这样的歌曲在低年级有很多,都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表演,但我发现一定要有前提,一定要让学生熟悉、理解歌曲的内容,体会曲中事物情感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感悟,揣摩、激发思维想象,丰富表现内容,再去引导学生表演。其实本节课前面的环节设计,从学生的表现来说还是非常棒的,就是在这个环节出现了差错,从而影响了整个节课质量和效果。

创设情景是为了教学目的的服务,使学生更关注音乐的本身。如果我着重让学生理解各种角色的心理和情绪,对几个主要角色进行个别指导,然后再分配好角色,让每个人或每组有明确表现内容。如,一人表演小兔;一人表演大鹿;一人表演解说员;一些同学组合成花草树木;一些组合成房子;一些同学来演唱;一些同学来伴奏。这样注重每个学生的参与,再让他们讨论、表演。整个过程就会安排的井然有序了,学生也能随着我的设计思路来完成的出色了吧。也使得课堂充满活力。

整个表演环节,结合生活中的情景让学生参与、体验。还根据学生自己的爱好发挥特长,张扬自己的个性,如分组时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择演出组。这样的安排,首先教师的目的很明确,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又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当中,表演会更淋漓尽致。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了歌曲的表现意境和内容,在活动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和快乐。可能我在对表演内容没有很逐层地去引领,这一点会影响到学生的表现。所以,要让学生理解和知道如何更好地模仿着去表演是关键。我相信凭着学生前面环节的表现,肯定能表演得更精彩。

那么在创作音的强弱环节,我认为对于要创设这样的情景意旨是在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音乐,但好像这个情境达不到创设效果。因为低年级学生处于好动、好模仿、注意力不易长久集中,我一开始创设这个富有挑战性的情景,可能导致他们沉浸在情景中难以自拔。可能我需要在平时类似的课堂中的歌曲,试着让学生先了解音的强弱到底有哪些,比如像三年级上册中《理发师》歌曲,可以让学生去搜集生活中能听到各种声音,课上,当我问小朋友听到哪些声音时,有的说:“咔嚓咔嚓。”有的说:“老师,我听到了喷发胶的声音沙沙沙。”又比如我们生活当中的大自然现象春雨、秋风、飘雪、知了的不同叫声等等。在那么多奇妙的发现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感受到,原来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里。这样的设计从学生的熟悉生活情境出发,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情感,使得学生体会到音乐就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乐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