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二0一二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小结
作者(来源):张慧    发布时间:2013-11-11

本学期是围绕上学期区教育教学工作全面督导进行整改的一个学期,针对区对教学工作提出的有关课程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经过思考并予以了改进。回顾小结简要——

整改前存在的问题:根据"有情、有备、有质"课堂教学要求,缺少具体细化要求,无检测标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欠佳。各学科制定的学生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培养目标与学生实际不适切。

针对问题整改措施:

1.开展“十二五”校本培训,提升教师课堂掌控能力。

2.根据“有情、有备、有质”教学要求,制定实施细则。

3.加强课堂教学指导的力度。

4.分年段落实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整改后目前的现状:

1.涉猎面较广的学习促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得以更新。

首先提倡教师自学:学校对每位教师提出了“每天学习十分钟”的要求,一学新课程标准、二学先进教改经验、三学人文精神。同时根据最新的教学动态,不断为教师提供、补充新的学习资料,如《将职业当做事业》、《工作重在尽职》等等。使广大教师通过自学提高认识、明确方向、确认职责,激发教师积极投入教改、开拓进取的事业心与责任感。

其次重视教师互学:“以自学为基础,通过交流活动,达到共同提高”是我校教学工作近年来运用并坚持的思想方式。近一年学校在教师自学《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改进小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意见》等资料并撰写心得体会的基础上,采用了先小组、后大组的交流方式进行相互间的共同学习;又组织教师在学习区本教材《教学从这里起步》多本分册的基础上采用骨干教师解读与教研组讨论的方式共同学习,以求广大教师能将所学的经验融入到自身的教学实践之中,在探索创新的教改之路中少走弯路,真正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现实作用。

再次关注“输送”式学习:学校为了尽快使全体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与

理念的更新同步,特邀教研员等专家教师走进校门为教师做最新教学改革方面的讲座与辅导报告,并结合校情进行实地教学课指导。如数学学科的教研员顾亚龙老师在学校的力邀下亲自为我校全体教师执教了一堂《行程问题应用题》的教学课,让老师们对这堂零距离的展示课观为叹止;语文学科的高永娟、闵晓立两位教研员同时进我校亲自指导两位青年教师的教学课,使上课教师与听课的同行教师深受启迪;自然学科的教研员张国清老师主动为我校任教该学科的青年教师搭建公开教学课的舞台,并因此而多次来我校亲临指点备课。由于专家教师的亲临“输送”式指导,使全体教师得到了很大的收益,增强了教师的理论运用意识和运用能力,推进了课堂教学方式的改观,成效逐渐显现。

最后适时跟进校本自培学习:教学案例是行为的重要承载方式之一,它是教师教育教学实施行为的亲历与加工,是不可或缺的表现形式。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确定了以《教师课堂教学案例的研究与撰写》为专题的培训课程,力图通过培训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专业能力不断“成长”。教师课堂教学案例的研究与撰写》培训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读感悟  认识案例研究的现实性作用;第二阶段专家引领  把握案例撰写的诸多要素;第三阶段:教师实践  内化学习内容撰写课堂案例。尽管目前根据培训方案尚处于自培推进过程中,但我们坚信课程培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步步实施,将从理念、实践层面给教师以新的认识、新的思考、新的认同,必将对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专业能力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2.明确的主题式工作模式提升了教师目标落实的执行力。

近一年,学校以“阳光课堂  快乐成长”为工作主题,开展有序性的教学系列工作,较好落实了“有情、有备、有思、有效”的“四有”教学目标——

1)阳光:即新理念——新理念的确立源自教师的爱心以实现“有情”

思路: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理念,用一个“爱”字贯穿于自身工作的全部,将职业当做事业体验工作的快乐。

落实:

育人理念  关爱学生的成长,将学生培养成为健康加健全的人才。

教学理念  关注学生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讲科学、讲规律、讲德智融合,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与综合能力。

减负理念  关切学生的发展,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努力实践寓教于乐,促使学生在乐中体验成功的快感。

检测:

检测的重心在于教师理念的转变,采用的方式——

第一,自学摘抄本月检查与学期末评选相结合

第二,随堂听课与学生问卷反馈相结合

2)课堂:即新课堂——新课堂的实践源自教师的用心以实现“有备”

思路:课堂即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教师将正确的理念运用于课堂之中,这“运用”两字必须与“有备”相联,用心体现实效。

抓手:

增教学效益  阳光小课堂、中课堂、大课堂将继续成为本校课程建设的主抓方向,力求以“阳光课堂”的演绎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信放飞的空间。

“小课堂”:优化基础型课程,即优化35分钟必修课教学,讲求教学效益。

“中课堂”:开发拓展型课程,即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开设自主拓展课程。

“大课堂”:探索校本课程与德智融合的主题式活动,尝试着有机地与学科、学科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多方面结合,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素养与能力。

阳光小课堂、中课堂、大课堂的教学,教师都需有备教学,做到有设计、有方案,有的还需有小结与表彰。

增教研效益  以需要为出发点,开展新课程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通过“开展自己的教研、发表自己的见解、解决自己的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促进师资队伍的整体提高。

一抓:建立理论学习制度  以学促进教学理念的更新

二抓:建立课题研究制度  以研促进学术氛围的形成

三抓:建立跨科跨段听课制度  以听促进学科动态的内化

四抓:建立常规评价制度  以评促进教学流程的规范

对常态质量的管理实行“三级管理二级监控”的评价制度。“三级管理”即课任教师的自我质量管理、教研组的质量管理和教导处的教学管理;“二级监控”即指教导处、教研组对课任教师自我质量管理流程的监督调控和质量评估。这一涵盖着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辅导与考核在内的制度有利于推动学校整体课堂教学质量的改观与提高。

增活动效益  “快乐活动日”将进一步完善,通过项目设计的整体构思,愉悦学生的身心、锻炼学生的体魄、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智能。

检测:

重教学流程五环节,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作定期检查与不定期的抽查,并有书面检查记录。

3)快乐:即轻负担——轻负担的实施源自教师的尽心以实现“有思”

思路:“减负”让学生感受的是快乐,而“增效”让教师增添的是对理念运用于课堂之中“实效性如何”的尽心反思,从而逆向推进策略地调整,将效益最大化。

抓手:

教研活动有思  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必须明确、履行自身的职责,在确保正常活动的时间内安排好每一次活动的实效性内容。

教学过程有思  通过教后反思总结得失、积累经验、改进教学

一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从把握教学的起点、明确教学的落脚点、提供学习的支持点等方面作定位反思;

二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从心与心的沟通即换位思考人格平等、情与情的交流即移情体验尊重学生等方面作策略反思;

三关注学生的有效习得:从课堂问题的反馈、学生合作的氛围、作业完成的信息等方面作调控反思。

检测:

第一,行政分工深入不同年级参与备课组、教研组的活动,针对活动情况提出活动的调整建议。

第二,每周五定时检查各学科、各年级的作业布置与设计情况,指导教师向科学性、合理性方向努力。

第三,对教师的教后反思作定期查阅,就及时性、质与量等方面与教师沟通,并组织一定范围内的交流。

4)成长:即重收获——重收获的保障源自教师的慧心以实现“有效”

思路:学生在教师爱心、用心、尽心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业有较明显的进步、习惯有较明显的改善、学习兴趣有较明显的提高、学习能力有较明显的提升。

抓手:

    学生习惯养成  针对目前我校学生的学习现状、结合当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目标,近一年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学生习惯的培养——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听课的好习惯(一~五年级  相关学科)

培养学生养成端正书写的好习惯(一~五年级  相关学科)

培养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一~五年级  相关学科)

培养学生养成勤思好问的好习惯(一~五年级  相关学科)

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二~五年级  相关学科)

学科多元活动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丰富多彩学科竞赛活动,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特长的同时,丰富学生校园生活、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检测:

第一,每八周开展一次校内的学生学业调研,通过质量分析,调控教师的教学情况与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诊断、分析、反馈、调整”的质量分析机制,力争整体提高各学科教学质量,使学生学有所得。

第二,开展习惯培养阶段性小结工作,由日常随堂听课与教师个人小结相结合,对教师作出定量、定性的评价。

3.行政的分工深入指导教学课促使教师的执教能力逐步改观。

开学前重视课程设置,学校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的《2012课程计划》设置了各年级的教学课程,在确保科学性的基础上对任教教师作了合理性的安排,课程、人员的周密配置,为课改工作的顺利推进做了铺垫。学期中,为了对教师的教能能有一个针对、持久、层次性的帮助与提高,学校特意对行政作了分工下基层“跟踪”的安排,并要求做到——

首先定期向教师推荐操作性比较强的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文章,让教师把先进的教学理念、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入课堂教学实践,指导教师从模仿到运用,从研究到创新,把精力集中在课堂教学上以提升课的实效。

其次重视课堂教学过程的管理,通过深入教研组抓集体备课和参与听、评课,指导教师恰当的运用教学手段,以教师自身教学行为的转变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

的改变。

再次加强交流,结合观看兄弟学校公开课的实录课录象,让教研组长、教师进行口头评课与书面评课,通过评课的方式逆向指导教师备课、上课质量的提高。

由于学校的重视,学校各层面教师的教学效果正处于“正向”改观之中。

4.学生习惯的重视培养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了提高。

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学校提出了对学生“五习惯”的培养思考,即“认真听课的好习惯、端正书写的好习惯、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勤思好问的好习惯、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并通过教研组层面计划的制定加以有阶段性的落实。2011第二学期,各教研组根据学校的思考部署在学期初对学生“五习惯”培养的实施手段与评价方式两方面作了计划的制定,且在学期末又进行了“五习惯”培养的“阶段分析”与“跟进思考”的回顾;2012第一学期,各教研组在对上学期存在问题与解决方式两方面作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新学期如何注重“点面结合”习惯进一步培养的新抓手进行了探讨,目前因学生习惯的慢慢变化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了略微的提高。

学生习惯的培养是一项长效机制,“探讨——推进——总结——交流”将成为学校对教研组落实学生习惯培养的一种管理模式,促使学生习惯的改观真正落于实处。

 

本学期的整改有一定的成效,继新一学期序幕的揭开,教学工作一定会以新的思考、新的面貌开创新的局面,推进田一不断前行。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