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徐汇区田林一小三年发展规划(定稿)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3-11-11

 

——优化适合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之路

2012-2014

根据国家、上海市及徐汇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及《徐汇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贯彻《徐汇区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等文件要求,落实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一流中心城区的目标,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徐汇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结合本校实际,进一步发展教育内涵,共创和谐校园,特制定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4年)。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坚持育人为本,追求公平卓越,以创新教育内涵发展机制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突出“遵循教育规律”的工作主基调,继续倡导“同一家园,同一梦想”的办学思想,根据学生来源特点,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校园;坚持育人为先,提升教育质量;以学校内涵发展和特色建设为主线,积极、务实地推进学校的各项工作。立足校情,争创一流,促进学校协调、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学校的办学目标:铿锵人生  鼓舞飞扬

学校的校风:文明、创新、奋进

学校的教风:踏实、严谨、合作

学校的学风:认真、扎实、勤奋

一、       学校基础

1基本情况

田林一小的前身是小闸镇学校,创办于1922年,1983年独立建制,改名为田林第一小学,迄今89年。校址为柳州路695号。2002年校舍搬迁到现在的柳州路620 学校占地面积为7321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1910平方米,绿化率为26%2005年被评为区“绿化单位”,学校由原13个教学班发展到目前15个教学班,学生420名左右。在岗教职工39人,在岗教师学历全部合格,其中硕士学历1人,占教师数2.86 %,大本学历26人,占教师数74.29 %,大专学历 8人,占教师数22.86 %2人大本在读。35岁以下青年教师 17人,占教师 48.57 %。中学高级教师2人,占教师数6.25%,小学高级教师 18人,占教师数 50 %,一级教师12人,各占教师数的 37.5%。学校拥有区级骨干教师2人,区学科中心组教师2名,校级优秀教师6人。2011年,区域内开始实施岗位设置方案,教师的自身发展意识明显提高,目标更加明确。学校现有6级岗位教师1名,7级岗位教师1名,8级岗位教师5名,9级岗位教师7名,10级岗位教师6名。

2、主要成绩

根据上级教育部门“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就业农民随迁子女全部纳入公办学校体系就读”要求,我校“同一家园 同一梦想”办学思想初步形成,大型活动系列、学生综合素养提高、特色项目展示、各级各类比赛等成绩明显提升,声誉有所扩大,生源有所好转,数量稳步提升。

参与了由区教育局领衔“快乐330社区教育”市级课题结题,在被教育部命名为首批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中作出应有贡献。

聚焦人才、成就教师,初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教师培养新机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后培训,率先完成“十一五”校本培训,合格率100%,被教育局评为第三批“十一五”教师发展达标校。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除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外,依托外请教师和内部学术交流,教师教育理念有所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得以提高;制订了“田林一小师德考核制度”、修改了“田林一小优秀教师评选方案”、“田林一小优秀教研组评选方案”、制订了“田林一小岗位设置方案”等等;学校的科研工作步入正轨,形成人人有课题,年年出课题良性循环局面,不断激励广大教职员工积极向上,勇攀高峰的敬业精神,在过去的三年中,我校教师学生参与的“育人奖”、“骏马奖”、“耕耘奖”、“均瑶杯”、“爱菊杯”、“逸夫杯”、“少先队希望之星”等区级大赛中标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1年我校的绩效考核获得了单项优秀。

建峰填谷,推进了教育均衡的新进程,学校在经费条件有限情况下,积极改善了教师办公条件和校园环境改建工程,最大限度地解决教工的后顾之忧;这期间,我校克服重重困难,齐心协力,顺利完成上级交给的校安工程,先后安置漕河泾开发实验小学和田林三小,获得上级高度肯定和姊妹校的深深感激。

学校以内涵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明确了“铿锵人生 鼓舞飞扬”的目标。提高质量、深化内涵,促进了素质教育的新发展,过去三年,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尊重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实施主体性德育,不断增强了德育的针对性;深化课改,形成了以校为本的新课程实施和减负增效策略,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我校“田一杯拍毽比赛”被正式列入徐汇区小学生“阳光体育”重点项目之一。

总之,学校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在原有基础上再上台阶:目前被任命为2009-2010年度上海市安全文明校、2010年度区文明单位、徐汇区语言文字示范校、上海市“十二五家庭教育指导基地校”、徐汇区家长参与管理实验校、校“威风锣鼓”队为区艺术特色项目。

3、面临挑战

1)学校教师虽无缺编,但青年教师较多,尽管专业思想较为巩固,但教育教学经验尚有不足;

2)面临教育发展转型期,对新的课改理念有所增强,素质教育减负增效教育教育思想认识提高,但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应试教育观念为彻底打破,素质教育活动与教学活动仍会产生冲突,一些老的观念和做法难免出现;

3)近年来,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有所推进,但教师的知识、技能等综合素养有待进一步培养,复合型人才教师是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

4)应对徐汇教育率先实现现代化,学校教师普遍掌握一定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应用于教育教学之中,但在新形势下,更好地运用先进技术、网络的互动探究、交流、分享等,正在启动校本培训阶段,还需不断实践和接受考核;

5)“一校一品”建设中,教师虽对鼓文化内涵有所了解,但真正的目标归属感需进一步提升,从而变为师生共同的人生追求;而对于教师鼓技能的掌握上,校本培训尚未完成,“一团一品”建设仍需进一步加以推进;

6)“优化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核心思想下,学校结合校本特色的新的学生评价机制初步形成,但未具体实施;

7目前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外地借读生占学生总数78.49%。家庭教育指导仍是学校研究的重点项目之一。

二、       总体目标

未来三年,针对生源实际,以“同一家园,同一梦想仍为学校办学思想,以国家提出教育均衡发展、以“新上海人”市级课题为引领,围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形成学校特色的目标,进一步做实做强学校的特色品牌,培养出“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的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增强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抓住校庆90周年契机,全员上下同心协力,再创佳绩。

三、       具体目标

1师资队伍建设

育人为本、激发学生潜能。组织教师不断学习,树人人成才、终身学习的理念成为共识,每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激发;贯彻落实育人为本的教育方针,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理念形成共识,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协调和全面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明显增强,构建适合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教育发展模式;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继续以教师“校本自培”为主要模式,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结构合理、开拓创新,适应于素质教育需要的发展性教师队伍。

(1)加强理论学习,每年学校提供教师学习读本1-2,教师自选书籍若干,不断增强职业道德和修养,与时俱进,不断进取。崇尚高尚师德,设立一年一次的师德承诺、一年一次的学生安全承诺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一年2次的师德考核机制。

(2)根据上级要求,进一步完善学校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公平、公正按比例定岗,极大地调动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不断追求更高职业目标的积极性。

(3)进一步完善“校优秀师管理办法”,调整评优结构比例,激励青年教师奋发向上,运用多种形式提高优秀教师带动、辐射作用的发挥。(三年内力争产生区“三奖”获得者)

(4)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进修培训,关注能力提高。搭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党员教师、青年教师各层次展示平台,鼓励个体发展,推动学校发展(三年内向区级进行教学交流的教师>5人)。

(5)、结合区学术节,学校每年下半年,组织学术节活动。鼓励教师参加高一层次的教学比赛,评比中增强信心,提高竞争意识,提高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

(6)启动新一轮校本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3年内完成“十二五”70%的培训任务。

7不断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引进新教师学历需达到大学本科及以上,鼓励在职教师进一步提高学历标准,2014年末,80%的教师达到本科学历,硕士生15%,逐年提高教师高级职称的比例,三年后力争达到3-4人。

8配套学校三年规划,制定教工个人三年规划,明确个人奋斗目标,并就三年个人规划随时加以对照,力争完善落实。

(9)关心教师心理发展,帮助教师减缓精神压力,切实解决实际困难,让教师健康发展。

(10)结合“一校一品”,全体教工完成鼓技能培训;成立以团员为主体的教工锣(扁)鼓队,利用团支部活动形成长期固定训练机制,每年学习一套表演节目,参与社区、学校等展示活动,并在区域内有一定的影响力。

2、“一校一品”建设

以校为本、特色自主办学。坚持特色办学的基本思路,通过“一校一品”和学校文化建设,增强自主发展和特色发展的主动性。将校本课程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深化开展特色与课程相融、项目与内涵共生的“一校一品”建设,形成全校师生共同践行的价值导向。不断改进教育管理方式,学校的办学特色逐渐凸现,形成以校为本、特色引领的自主发展机制。我校的一校一品“鼓文化”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以后将从鼓文化的内涵着手,使文化内涵融合在课程教学中,内化在学生的行为中,再结合校园环境建设,打造学校“鼓文化”的特色品牌。

1)“鼓文化”拓展课程的完善。“腰鼓,锣鼓”技能课程将从原本的拓展课程时间中脱离出来,有专门的时间予以保证技能培训的质量。同时,任课教师将结合外聘教师的教授,整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特色教材。

2)基础型课程与鼓文化紧密结合。运用音乐课、体育课分年级段练习鼓点律动。运用品社课,结合鼓文化内涵进行民族文化教育,深化鼓文化对学生的内心的影响。

3)环境文化氛围建设。运用拓展课程中的动手课程,制作与“鼓文化”有关的作品,加大环境建设的渲染作用。

3、“育德机制”建设

立德树人,”三位一体机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校任务是培养中小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要培养中小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诚信、责任、尊重、合作、自信等良好品格;要培养中小学生的公民素质,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健康的生活习惯,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健康快乐地成长。

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继续在原有基础上调整、修改和完善各项德育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完善学生多元评价体系,逐步形成一套符合学校德育发展实际,有助于学生自主发展,效果良好的德育管理工作机制,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1)以学科德育为载体构建有效衔接的德育序列。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分别开展以行为养成、情感体验、道德认知、理想信念、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为重点的德育活动,形成分层递进、有序衔接、有机融合的德育内容序列。以校重点学科品社学科为抓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激活学科的德育内涵,深化学科的德育目标,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年内形成并实施鼓文化特色的校本育德教案集)

(2)整理,完善(学生一日常规、文明班、示范班等具体要求、班主任考核等),进一步完善德育管理的相关制度,强化行为规范教育,促进校风和班风建设。

(设计完成田一学生行规校本教材、田一学生形象工程:新校服、视频一日常规资料、学生体质、视力指标列入班级评优考核内容).

附表1:行规检查安排:

(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通过班主任例会、

Ø          组织专家讲座,认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德育队伍的管理能力和教育能力。

Ø          对年级组长、班主任、科任教师进行分层培训,培训内容更有针对性,培训方式更加多样。

Ø          通过探索班主任论坛模式,完善德育工作会议制度,开设班主任工作沙龙,

建立班主任考核制,启动校优秀班主任考核机制,培养一支成熟的班主任队伍。

4)通过各种渠道,如:校会课、品社课、红领巾广播的等多种形式,宣传校风、师风,学风,开展自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完成校园行为规范环境宣传布置)。2012年,梳理形成一整套校会课教育课表并加以实施,2014年确保教育内容落实到位,形成完整序列。

 (5)继续围绕“同一家园 同一梦想”的主题口号,创建和谐校园,营造温馨教室,体验精彩教育,传承和创新田一校园文化,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主题教育月系列活动。让学生在田一小学五年的学习生活中习得的知识、养成的品德、塑造品质。附表2:主题教育月安排:

6在原有活动的基础上适时开展节日文化教育,深入挖掘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内涵和资源,通过生动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兴趣,进而进行传统美德教育。通过实践活动,将学校主题活动形成系列,策划要体现人人参与、人人表现、人人是主角,人人有收获的原则。

附表3:文化教育活动安排:

(7)整合德育资源,不断优化“三位一体”德育工作格局,创建学校、社区、家庭相互联动,资源共享的合作教育机制,完成上海市级课题结题。

Ø          完善学校家委会功能,发挥家委会作用,通过家庭教育讲座、丰富多样的家校互动活动,引导学校、家庭间的互动

Ø          继续开展“田林一小一家人家庭教育联合会”系列活动,进一步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保持学校德育工作特色。

Ø          开展家庭教育课题研究,开发校本德育课程,强化德育校本培训,不断增强德育骨干的教育能力和管理能力,落实育人职责,努力建设一支教育理念新,工作责任心强,具有较强教育能力的学校德育骨干队伍。

Ø          作为徐汇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实验校,在向外校取经基础上,2011年启动家长督学团,三年内,基本达到:建立机制、启动实施-落实完善、不断推进-总结经验、形成常规三个目标。

Ø          社区共建:千鹤二、四居委、千鹤三居委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Ø          其他共建:徐汇消防支队(重建)、西南位于中学(新建)、益思幼儿园(新建)上师大李白坚教授大鼻子快乐作文实践基地等。

8)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加强校心理健康辅导室建设,开展生命教育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和转介机制,切实发挥心理健康辅导室的作用;针对各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有计划地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解决学生在学习、交友、家庭中的种种心理问题;对个别有异常心理现象的学生要定期会诊,跟踪辅导,使学生整体呈现出健康向上的心理态势。

9)完善素质教育综合评价体系。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结合学校中华鼓文化特色,注重学生能力发展,形成素质教育导向机制。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评价模式,建立本校学生成长手册的使用和评估,做好综合素质评价;完善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

10)实施学生健康促进工程。开展健康教育促进教育。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研究促进对策和方法,2012年,形成校本教材。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运动一小时,承办好“田一杯”;实施“明眸生辉”学生爱眼工程,切实降低近视眼发病率。卫生室建立体质监测,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控制度,切实遏制青少年近视、肥胖上升趋势,力争我校体质健康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健身菜单”的形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11)完善和推进“书香致远”计划,加强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详见“田林一小书香致远”计划)。

大队部规划:

1)丰富常规活动,养成良好品质

坚持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努力提高少年儿童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把少年儿童培养成为四好少年。

Ø          培养少先队员热爱少先队的情感。形成团课、队课序列,让少先队员清楚了解并不断加深对少先队章程的理解,熟悉少先队组织生活,深切感受自己是少先队的主人,珍爱红领巾,热爱少先队,愿为少先队增光彩。

Ø          培养少先队员的全面素质。组织少先队员开展雏鹰争章活动,引导他们从日常的学习、生活的具体环节入手,分阶段设置个人,校级行规评比,鼓励学生从各方面提高自己。

Ø          培养少先队员对生活的正确态度和行为习惯。利用各种少先队阵地建设,组织少先队员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中开展体验活动,每一次活动都要帮助他们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学习一种本领,培养一种习惯。

2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促进辅导员队伍的知识化、专业化提高。加强完善少先队校外辅导员队伍。在未来3年内可以聘请家长、退休老干部以及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加入到校外辅导员队伍中,成为学生的另一支教育队伍。

3)结合校本实际,实现共同梦想

田一的学生来自中国各地,结合学生的家乡文化,从饮食、服饰、旅游资源等各方面挖掘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根源,在地域文化中寻找大同,使在田一的学生们都能为自己而自豪,愿意为自己的家乡,校园展示出自己的风采。

Ø          以“名人轶事”为主题继续开展校园文化系列活动,从名人身上的品质来追寻地域的精神文化特质,鼓励学生在自己的身上体现出健康向上的精神。

Ø          总结前期活动的经验,整理相关的资料,形成活动的的序列案例。为后期的活动作为材料参考。

Ø          归纳“同一家园,同一梦想”的文化内涵,形成学校家乡文化

4、“阳光课程”建设

转型发展,投身教学改革。转变观念,更新教育内容;改进教学策略,落实新课程方案,推进校本化,实施基础型课程;同时,加强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建设,满足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兴趣需求,注重培养生存、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1)课程改革

“减负增效”行动计划,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提高教学效能,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接触社会、接触生活、接触实践。“课堂教学五环节”精致化研究为突破口;以“共享互助”的有效教研为载体;以“夯实基础型、优化拓展型、实践研究型”课程建设为抓手;以精细化教学管理为目标,坚持质量立校,实施有效教学,不断加强对新课改理念下教法、学法的研究,努力提高全体师生的成长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Ø          夯实基础型课程

学校坚持新时期的教育教学理念,落实“夯实基础、明确目标、和谐发展”的育人目标,聚焦课堂、优化过程、改革教学模式。

抓手:夯实基础型课程,即35分钟的必修课教学,讲求教学效益。教师能通过资源整合,以教材为中心对基础课程进行再度开发,丰富基础型课程的内涵、拓宽基础型课程的外延。入手点:首先,对于基础型课程中知识、技能系统的内容,从“积极钻研、灵活驾驭、创造性用活”方面作努力,使课程更切合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学习要求,具有更强的针对性、适切性和实效性;其次,对于基础型课程中长周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内容,从“学科隐性内容的挖掘,重显性知识与隐性内容的相融渗透” 作深入思考,使学科德育无声、无痕地落于实处,促使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再次,结合学科的特点关注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

Ø          优化拓展型课程

为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拓展型课程不仅要积极开发,更要不断与时俱进的优化。

抓手优化拓展型课程,即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拓宽自主拓展课程。目前学校自主拓展的课程按类别分已有——

艺体类:游戏、戏剧、儿童画、科技制作、合唱

技能类:十字绣、锣鼓、腰鼓、泥塑

素养类:英语口语、诗文学堂、书法、红读、古诗吟诵

在今后的三年中,学校的思考“以语文阅读、数学思维、英语会话等限定性选修课为拓展型课程的主体,与自主性选修课中的学科类、科技类、艺体类、社会类课程,以及部分学科特长发展课程,共同构成拓展型校本课程”。

Ø          实践研究型课程

研究型课程是培养学生自主与创新精神、研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发展意识的主要载体,是转变学习方式的重要手段。

抓手:研究型课程与学生发展需要、社会热点、生活实际结合。“探索德智融合的各类活动,尝试着有机地与学科、学科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多方面结合,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素养与能力”将是学校新三年的主要抓手,体现于——

1.与学科相结合

2.与学科活动相结合

3.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

依托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致力于学生的实践操作,以满足学生个性特长和谐发展,体现“学中做”,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2)教学科研

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构建具有美育特色的和谐课堂教学文化。在教学管理、质量监测、教学评价、校本研训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主题引领开展工作    以“演绎美的阳光课堂”作为教学工作的主题,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减轻学生过于繁重的课业负担;通过强调过程和结果的全程管理,力争达到“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双赢。

根据本校实情,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入手,工作具体落实于——

Ø          教师的“教”: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  使教师“教”有所向

a)建立理论学习制度  以学促进教学理念的更新

课改涉及到课程、教材、理念、教育行为,其中关键是新的理念。要引导教师将课改新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教师的“学习”则是重要的一环,因此学科经验学习案例研究学习专题感悟学习将是学校不断着力做好的一项工作。

b)建立课题研究制度  以研促进学术氛围的形成

课题研究式教研活动是将教研与科研有机融合的教研活动形式。它以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较复杂的问题或内容为研究对象,制定分步骤研究计划,在一段较长时间内,围绕同一专题多次反复研究,探寻教学对策,逐步解决问题。与常规的教研活动相比,它具有更深入、更规范、更科学、更具有针对性等特点。因此,学校基于“把教师作为课题研究的主体,让课题研究成为教师的义务和责任,使教师以研究者的身份对待自己的教学实践”的思考,将对每一位教师提出“必须确立个人研究课题”的要求,从而促使教师逐步获得理想的专业发展。

c)建立跨科跨段听课制度  以听促进学科动态的内化

“三课两反思实践课”是我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的教学活动之一,本着“信息交换、经验共享”的思想,我们将尝试建立起跨科跨段听课制度,继同学科同年段的基础上实现不同学科不同年段教师间的对话交流,研究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课堂教学规律,改进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教学,把发展学生兴趣特长、创造思维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沟通能力,贯穿到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以开阔教师们的专业视野、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与质量。这种“横向比较、纵向交流、交叉共享”的实践方式应该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普遍提高起到不可低估、显著的促进性作用。

d)建立常规评价制度  以评促进教学流程的规范

对常态质量的管理将实行“三级管理二级监控”的评价制度。“三级管理”即课任教师的自我质量管理、教研组的质量管理和教导处的教学管理;“二级监控”即指教导处、教研组对课任教师自我质量管理流程的监督调控和质量评估。这一涵盖着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辅导与考核在内的制度有利于对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作出客观真实的评价;有利于为教师的各类评优及奖惩提供必要依据;而且还有利于因流程的规范性与科学性而逆向推动了学校整体课堂教学质量的改观与提高。

Ø          学生的“学”:创设田一阳光课堂  使学生“学”有所乐

“阳光课堂”的宗旨是“立足课堂实际,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其实施的焦点在于改造学生的学习方式,“阳光课堂”的创设分为“小课堂” ——夯实基础型课程、“中课堂” ——优化拓展型课程和“大课堂”—— 实践研究型课程。

我们将力求以“阳光课堂”的创设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信放飞的空间,其中,我们还将加强和改进体育、艺术和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开足上好相关课程,从增强学生体质为出发点,坚持健康第一,提升体育核心课程的质量,实现体育活动课程的规范化。使每个学生都掌握一项运动技能或艺术特长,引领学生走向成功人生的摇篮。

5工会职能发挥:

服务维权,构建文明校园。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大力推进学校民主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工会自身建设,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建温馨型工会,为构建和谐校园添砖加瓦。

1)进一步加强以师德建设为核心的教工综合素质提升工程

Ø          以文明班组为基本团队,继续开展以“弘扬师德、铸就师魂”为主题的“为人、为师、为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教职工活动,丰富教工课余生活,调节身心。

Ø          通过每月的读书摘抄这一平台,组织教工学习,加强教职工素质工程,努力建设一支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的教职工队伍。

2深化校务公开,加强民主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

深化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工会和教代会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提高教职员工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学校工作的积极性,为学校新一轮和谐校园的创建目标发挥应有作用。

Ø          全心全意依靠广大教职工,在深化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中做到“知情、明理、参与、支持”,推动学校发展。丰富教职工民主参与形式,畅通教职工民主参与渠道,不断地探索和寻求教职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Ø          进一步推进校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以教代会为主要抓手,保障教职工享受更多的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在学校的发展中充分体现广大教职工的意愿,凝聚广大教职工的智慧,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

Ø          充分发挥教代会作用,不断地规范操作程序和提高教代会的质量,使教代会真正成为广大教职工参政议政的重要平台,修订学校的各项制度。

Ø          每年除了召开教代会之外,也努力为教工提供其它平台,让教职工更多地参与学校的民主建设。

3)充分发挥工会积极分子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工会在党群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工会积极分子的作用,听取职工群众呼声,及时反映职工群众愿望,扎扎实实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不断提升工会干部的维权意识和服务质量,更好地发挥工会在党群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Ø          通过挖掘积极分子的专长,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从兴趣爱好上,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从而提高集体凝聚力,弘扬校园文化精神,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Ø          通过积极分子做好群众性职工思想稳定工作,紧紧围绕学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职工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料及、化解,使全体职工的干劲更足。

Ø          通过积极分子关爱职工生活,从关心职工的小事做起,用关心去贴近教工、用热心去打动教工,用细心去感动员工,让职工真正感受到工会大家庭的温暖。

4)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努力把工会真正办成教职工信赖的温馨之家

增强政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工作的执行力,努力把工会真正办成教职工信赖的温馨之家、健康之家、民主之家,进一步增强工会组织感召力和影响力。

Ø          利用工会干部例会制度,要加强干部学习、密切联系群众,提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在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事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Ø          大力加强工会组织建设,不断推进工会组织群众化、民主化、规范化建设。大力发挥学校工会委员和工会组长以及积极分子的作用,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增强为教职工说话办事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为解决实际问题,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

Ø          进一步规范工会财务、经审的操作程序,以培训和检查为主要抓手,使用好工会经费为教职工服务。

Ø          对“教工之家”重新布置,在硬件上打造温馨的氛围。

6、后勤工作

现代教育,提供优质服务。一切为了学校的发展,一切为了师生的发展,后勤工作必须坚持立足现实全面推进,优质服务,保证重点的原则,利用学校90周年校庆契机,加快学校环境、硬件建设,立足建设平安、优美、达标的平安校园,进一步搞好校园文化建设与现代化教学设施,启动“校史室”建设项目,及结合学校一校一品,开设教学楼一角功能区建设。通过校园硬件、软件设施的不断改善,达到“环境育人,氛围熏陶”、“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师生的共同进步提供坚固的后勤保障。

1)加强后勤队伍建设,树立一切为了师生的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2)继续抓好学校基础建设,净化、美化育人环境,搞好校园用房的布局调整,建设学校教工学生活动场所: 切实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在硬件设施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着中进行校园文化的环境布置,体现整体性和个性化,建设一校一品文化角。形成具有锣鼓为特色的校园环境氛围。

3调整经费使用结构,保障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培训、课程改革及学生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把有限的教育经费使用好。

4根据学校申请大修的批复情况,认真筹备好维修工作,做到安排合理、管理到位。

5健全学校后勤管理制度促进后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6切实抓好学校综合治理,做到安全警钟长鸣。争创健康安全校园。

7)努力改善和更新教育教学设备设施:整体设计,合理布局、绿化校园,保持花园单位称号;精心规划,适当调整,美化学习条件和办公条件,通过设计、改建,改善办公条件,营造温馨、和谐、快乐的校园文化环境。

四、       规划实施的保障

1、坚持党对教育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支部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政治核心作用、思想引领作用和监督保证作用,发扬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学校顺利完成未来三年规划的可靠保障。

2、坚持校长负责制办学体制,进一步明确以校长为中心的决策层,中层领导操作层,教研组长、条块负责人、备课组长负责的执行层的职责,分工合作,恪尽职守,尽心尽职地做好工作。

3坚持智慧校园建设方向,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搞好校务公开工作,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凝聚力工程建设,充分听取教工意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谋发展;每一年度校长室会同学校各部门对规划目标的达成度进行小结(自我评价、自我分析、自我反思),制定后续年度的规划实施方案,保证未来三年规划高效、有序、完善开展。

4、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铿锵人生鼓舞飞扬”,提升素养,创建和谐,再上台阶。

5、坚持依法治教,对照上级绩效评估指标,公平、公正、公开办学,完善学校各项制度和随时迎接校内外的监督办学。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