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团员师德大讨论之感谢
作者(来源):田一团支部    发布时间:2013-11-07

以不变应万变

热销全球的《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中提出一个新理念:“要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并学会享受变化。”今天的社会是变化的世界,网络改变了许多游戏规则,谁改变了规则,谁将统领时代。那么,作为今天的教师呢,我认为,只有转变思想,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时时刻刻从发展的角度去思考和面对眼前所发生的一切,做个思想现代的教师,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么,对于现在的教师们来说,怎样做才能自然而然地溶于这场变革中去,以不变应万变,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最简单的方法是:让学生喜欢你、信任你,走进学生的心里,和学生平等对话并保持“零距离”,正所谓:亲其师,才能行其道。说句到家的话,只要学生喜欢你、信任你,他们就会喜欢你所教的学科,才会在你的课堂上学得主动并神采飞扬,也必然会成绩优异,那家长也会尊敬你、信任你,能得到家长们的拥戴,那我想,无论是教师体制怎么改革,你永远都会是受欢迎的教师了!那么,又怎样做才能让学生信任你,喜欢你呢?我认为,今天的教师,首先要做到“七个学会”即学会鼓励、学会尊重、学会宽容、学会公正、学会激励、学会赏识、学会呵护。

每个教师都应该时常问自己:我靠什么吸引学生?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一个关注学生感受的教师,一个充满民主的爱心与学识的教师,一个有着与众不同的教育魅力的教师,到哪儿都是受欢迎的。难怪有的教师和学生相处默契,永远是校园里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当然,我这里所说的吸引绝不是庸俗的讨好学生。其实,一个学识和魅力并存的教师,即使你对学生严厉一些,学生仍然爱你。偶尔当你有一些小缺点时,反而会使学生感到亲切甚至“有意思”。

成燕

心中有盼头,手中有事做

教师对家校合作的态度其实是我们对待工作的心态。只有我们的心态是积极的,我们才会感到生活达到了圆满,我们才会走上幸福的人生之路。何谓积极的心态?就是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而一个人只有拥有乐观的心态,才有进取的人生态度,也才能跨出迈入幸福生活的第一步。

不错,心中有盼头,手中有事做,才是幸福的。设想如果生活中每一天都带着一种期盼,带着一种努力,带着一种忙不完的快乐与满足,那么幸福会时刻陪伴着你。生活中如果少一份责备,多一份宽容;少一份感慨,多一份感动和感恩;那么幸福就会向你靠近几分了。来吧,让我们一起去发现身边的幸福:
在课堂中我们会得到幸福。因为只有在教学中我们才能够体现出做一个教师的真正价值,自己的教育智慧被发挥,教学研究的能力被提高,这样才会有成功之感。另外每天再给自己留一点时间阅读,与伟人、名人对话,提升自己的才华,锤炼教育的智慧,在阅读中寻找无穷的幸福。这时的我们才会真正感到幸福。
在学生中我们会寻找幸福。虽然孩子们淘气贪玩,反复叮咛的话儿不听,纠正几遍的错误,接连又犯;桌椅摆放歪了,作业又忘了写了……但我知道,这就是孩子,孩子怎能不犯错?孩子各有差异,怎能整齐划一?我会悄悄地告诉自己:少一点挑剔,多一些理解;少一点批评,多一些微笑——让学生在我们的理解中成长,让我们在自己的宽容中幸福。

在爱心中我们会感到幸福。走近孩子,我们会发现其实孩子进步已经很大——虽然有错题,但是他们已经很努力了;走近孩子,我们会发现孩子真的非常懂事——刚刚还被老师批评的痛哭流涕但一转身却依然一脸灿烂地帮着分发各种作业本,因为他知道老师的严格也是爱;走近孩子,仰望我们的学生,欣赏我们的学生,在赞美中给学生播撒幸福,我们也会因学生的幸福而倍感幸福!

在寻找幸福的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对待我们的工作,我相信我们会幸福的。

陈洁

 

社会需要怎样的老师?

我不赞同把老师当成一个职业性的指代名词,她应该是全社会性的,而非一个群体,甚或个别个人,她的囊括性应该是所有人,而非仅仅讲台上的那些耕耘者。孔子的三人行理论正是我这种说法的证明。所有人都是老师,而所有人又都是一个年幼的学生,有时我们是别人的老师,一言一行中的温文尔雅表率群贤,有时,我们又是别人的学生,但更多的时候,人将成为自己的老师。真正的老师是不存在的,她源于你的内心实体需求,正像风吹过芦苇而发出的呜呜之声一样。
  我们所说的社会型的老师,只是社会职业意义上的老师,是社会发展到专业化之后的一种必然性职业需要。把职业老师与老师等同起来,是没有必要的,而且一旦等同,会抹杀老师这一名词的神圣性,因为老师不是一种职业,也并非吃饭的头衔与口号,她应该是人性关怀下的智力启蒙与深入挖掘,不承担任何的其他装载。
  成为一名职业老师容易,但真正成为人家的老师却很难。每个人,尤其是现代人,在学校里接触过的老师很多,但在主观实体上成为自己老师的人并不多,他们中只有很少能够透过课本教育的内容,来到我们的灵魂实体,用春风一样的人性启迪完成其自己价值的最高实现。老师的神圣性,在于知识甚至那些非知识性的灵魂体悟地共振与传承,是一种语言实体交流下的情感碰撞,正是这种脱离文字、语音、动作的碰撞,来完成了老师这一神圣名词的构造。

曹丽丽

 

心灵对心灵的交流

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交流,灵魂对灵魂的塑造,境界对境界的提升。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心理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中。如果我们老师能够蹲下身子,放下架子,走进学生中间,用民主的意识、民主的态度,去培养民主的性格,那么我们的教育就能塑造出个性厚重、人格强健的有用之才。

教师对每位学生的态度要保持一致,不能以自己的好恶感情、偏袒、庇护一部分学生,鄙视、冷淡另一部分学生,要一视同仁,批评和表扬要恰到好处。学生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个性有不同,能力有差异,智力有高低,品行有上下,家庭情况有差距。爱听话懂事的孩子,爱聪明伶俐的学生,这是人之常情。但是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单凭自己的感情行事,就是一种狭隘的偏爱,一种不公正的做法。教师感情的倾斜,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心理倾斜。学生不一定都会明白地用语言来表达对老师的意见,然而他们心里的感受是非常清楚的。你即使采取一次不公平的措施,也会毁掉你长期建立起来的公平声誉,哪怕你是无心的。

教师或许不曾想到,学生被自己偏爱也常常会引来许多麻烦,如被同学们孤立等等。从另一角度说,由于老师的偏爱,有些幸运的机会可以轻易到手,使这些宠儿不必再艰苦奋斗,久而久之,这些宠儿便失去了生存的本领,专门寻求别人的保护与宠爱,其命运如何可想而知。所以,教师必须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都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成为集体的主人。

     把师爱平分给班里的每一位学生,这是教师从教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也是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重要内容。教师的公正、无私、善良、正直,能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体验到公正的合理性,从而成为他们成长的健康心理的基础,有利于影响和激励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培养优秀品质,有利于得到学生的信赖和尊敬。有利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反之,教师的偏私与不公,必然使学生失去公平感,造成感情的压抑和心理的不平衡,挫伤学生学习与要求上进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对学校的信任,甚至对社会的信任,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优秀品质的培养。

何珍珍

 

从我做起

教师是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教育者,自己必先接受教育,自身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方能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主义教师肩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重任,对当今教师的道德修养有着更高的要求。教师的师德如何,直接影响到青年一代的成长,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影响千秋万代。

教师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和学术品格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要求学生为祖国而学,自己必须为祖国而教;教师要求学生要有事业心、热爱自己的专业,自己必须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教师要求学生关心他人,自己必须关心他人,爱护学生。现代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教育,而是主动地学习、观察与思考。基于以上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一方面以言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学习目的,树立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和严格的学习纪律,更主要的是用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校风校纪规范自己,真正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只有当你不断地致力于自我教育时,你才能教育好别人。而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造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马婧

 

学会换位思考

我认为新时期,社会需要能够尊重理解学生,常能够换位思考的教师。

当你是学生的时候,你喜欢经常拖堂的老师吗?回答我相信100%是否定的。我在当学生的时候最不喜欢的老师就是拖拖拉拉的老师,当然如果偶尔上课拖几分钟也是无可厚非的,谁也没办法控制到打铃就马上一句话也不说了。可是为什么总有那么样的老师还乐此不疲呢?我真是不理解,你都不喜欢为什么还要强迫学生来接受你的折磨呢?

我相信效率是在课堂上的,绝对不会是在那拖拉的几分钟里面。因此,在我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过程中坚持的原则之一就是换位思考。只要是我当学生时代不喜欢的东西,我都不会强加给学生。比如说:作业或该交的东西偶尔一次没能准时带,我相信每个人在读书时都可能犯过此类错误,作为初犯的学生心中肯定会有些许恐慌,希望老师能给自己一个改过的机会而不是一顿严厉的训斥。作为学习成绩在班级里落后的学生,要督促、辅导、鼓励等教育方法一块用,针对不同学生、不同表现、不同学习状态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这样才有助于学习自信心的增强、提高学习成绩。有些学生,常好动、话多,但却有很好的管理领导能力,那么也可以利用这方面优势,发挥其才能,当表现有进步时让其作为小干部管理其他同学,在体验和管理过程中了解好动、话多的学生会给课堂和班级带来不利影响,这样才能有助于对自身的检讨,从而更好地改进自己的不良习惯。

儿时所接受的教育、受到的对待往往会铭记一生,影响人一辈子。在我踏上教师岗位前夕,和好友们探讨如何做一名教师,如何当好一班之长时,一些儿时因调皮而受到过老师严厉惩罚的朋友们再三劝在教导学生时一定不要伤其自尊,不要用自己都不喜欢的方式来处理问题、折磨学生,千万要把你看到的不合理的东西尽量丢弃——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嘛,那样才能换位思考,充分地理解你的学生。只有将心比心,用真诚打动学生,才能让他们在感悟中学会改进、不断成长。

王苇

 

当教师要有一种“阳光效应”

当教师要有一种“阳光效应”。就是说,哪怕你能力稍次一点,只要心态好,笑得美,教学效果就好,就受学生和家长欢迎。除了事业心、责任感、学历层次、业务水平、表达能力以外,我觉得,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共同努力,创造一个轻松、和谐、良好的心理环境。快乐学习有赖于快乐教学。

现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事务杂,节奏快,困难多,压力大,容易引发教师的负面心态。许多教师都不同程度地感觉到,在现实生活中,不是动力太小,而是摩擦力太大;不是缺汽油,而是缺机油;不是干得累,而是活得累。所以说,影响学习效果、教学质量、教研成果、奉献精神的主要因素是心态问题。好心态是为师从教的无价资本,好心态是潜在的教育资源,好心态是学校的无形资产,好心态是校园第一生产力。

当老师的要学会自找快乐。快乐是一种美德,快乐是一种才华,快乐是一种心理体验。微笑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微笑是教师的第一基本功。如果我是校长,在招聘教师时,我会对所有参加面试的人提出一句设问:“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聘用后,每天会问:“今天,你笑了没有?”不会笑就当不好教师,不会打心里笑就别想当名教师!和学生相处,和同事相处,和任何人相处,多想想、多看看他们的优点,什么时候也不会有坏情绪,什么时候都有笑意,都能够笑得起来。

既然有“自寻烦恼”的说法和现象,何不反其道而为之,来一个“自寻欢乐”呢?当然,笑意不能单纯从自身寻得,最好是努力向火热的教育教学生活索要。只有教育教学生活才是笑意的富矿。“没工夫叹息”,“来不及生气”,“闲愁最苦”,“用事业提神”,这些哲人哲语都是我们发掘笑意的指南和向导。

只要你敞开心扉,全身心地去领略大自然的恩惠,去接受社会的慷慨,去品味教育事业的欢欣,去感受同事之间的温馨,笑意自然会爬上你的眉梢,永驻你的心底!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一个人就是假装快乐,假装幸福,时间一长,这快乐和幸福就成真的了。快乐一旦成了习惯,就没空找烦恼,没能力找烦恼。”

吴伟峰

 

我的教师道德观

教育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首先,教师的职业有苦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乐教勤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任务,以育人为乐,才能自觉的强化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我们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就应该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其中,献身教育是一种精神境界,教师必须有无私的奉献精神。

其次,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广泛的爱。这种爱是教育学生感情的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陶行知先生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这要求我们必须用心来对待学生,爱护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位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坚持以人为本来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再次,教师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教育中,一切师德的要求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示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的感召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教师作为一种具体的形象拥有强烈的暗示和感染的教育力量,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特殊作用。

最后,我想,作为年轻教师的我们,要想成为优秀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更要付之以行动。我们应该努力在自己的业务上做精,做细,时刻让自己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用积极的态度面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

朱文娟

 

 

 

 

 

 

 


关闭窗口